“3.2公斤”“2.8公斤”……一大早,位于拜城县黑英山乡亚吐尔村的新疆诺奇拜城油鸡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热闹非凡,工作人员忙着将村民送来的油鸡称重、送检……
拜城油鸡是全国仅有的两种以地名命名的国家珍贵保护品种之一。亚吐尔村地处天山深处,林草丰茂,地表富含矿物元素。油鸡在原生态放养环境中长大,耐寒抗病、肉质鲜美,2021年获得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和有机认证,逐渐成为爱尝鲜且愿意为健康买单消费者的“香饽饽”。
油鸡养殖基地
乡村振兴,关键是富村兴业。由于过去免疫水平受限,缺乏育种、保种措施等,原种油鸡仅存3000余只。村“两委”和国家统计局阿克苏调查队驻村工作队瞄准油鸡市场需求商机,引导有油鸡养殖经验的致富能手黄希东回乡发展,成立新疆诺奇拜城油鸡发展有限公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7800万元,建起万亩油鸡生态养殖基地。
为保护原种油鸡品种资源,黄希东和企业技术员在当地精心挑选原种鸡,采取封闭饲养、系间杂交等科学方法,经过连续四年的选育提高,繁育出产蛋量、育雏率等生产性能明显提升的优质原种鸡。2019年,投入300余万元修建繁育车间,从乌鲁木齐引进全自动控温控湿孵化设备18台,实现原种鸡苗高效集中繁育,孵化率达89%,年可孵化鸡苗420万只。
“绿色有机食品需求大,企业迎来新发展机遇。2024年,我们培育鸡苗280余万只,既供应当地养殖,还销往库尔勒等地,市场反馈鸡苗品质不错。”黄希东说。
鸡苗集中繁育
鸡苗育得好,也要养得好。企业根据油鸡习性,采用林下散养模式,将28栋养殖圈舍建在沙枣林中,通过沙枣林套种苜蓿,为油鸡提供沙枣、草籽、青草等天然食物,并辅以适量玉米、麸皮、豆粕组成的饲料,保证油鸡品质,降低养殖成本,年出栏油鸡20万只。
如何让油鸡养殖红利惠及养殖户?村“两委”和工作队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集中繁育、农户散养、定期指导、企业回购的方式,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特色养殖。村里每半年收集村民的养殖计划报给企业,企业按需孵化鸡苗并将脱温鸡苗统一发放到农户手中,每月指派专人以市场价回收农户散养的油鸡,让村民在家门口创收。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支撑。工作队定期邀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处驻公司实验站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员组成“初心红”技术服务队,举办“专家进村、技术到户”活动,就圈舍建设、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全生长周期技术指导,逐步推动油鸡养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
农户散养油鸡
“在技术员手把手指导下,我家养的油鸡成活率高,品质好,今年2000多只油鸡卖了10万元。”村民达吾提·阿木提说。2024年,全村300余户农户养殖油鸡12万余只,户均收入2.2万元。
为将油鸡发展为富民产业,工作队发挥派出单位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种业提升项目资金1000万元,帮助企业引进屠宰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一体化项目,形成鸡苗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带动10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我现在负责屠宰油鸡,每月工资3800元,离家近,照顾老人孩子很方便,我还想继续学习其他技能,提高收入。”村民艾麦尔·艾山说。
直播带货
好产品要有好销路。村“两委”和工作队对接阿克苏西域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雪莲山冷库等合作商,达成长期供销协议,设立线下直销点12个;积极联系县文旅集团和电商直播点,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100余场。2024年,企业销售鸡苗200余万只、油鸡产品80余吨,销售额1000余万元。
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下一步,亚吐尔村将培育肉用油鸡和蛋用油鸡新品种,并根据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不断丰富油鸡产品种类,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村民聚集在产业链上,共享产业发展红利。(阿克苏地区驻村工作办公室 徐秀芳、龚如芳、张奋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