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党建动态
  5. 详情

库车市:聚焦需求 创新形式 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日期:2025-03-24
来源:库车市
【字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库车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基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精准调研+分类施教+资源整合”模式,推动库车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精准调研摸需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党员开展专题培训的主题主线、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同时,针对党员所在不同领域行业,通过“三问三访”摸清专题培训底数,建立“三张清单”。一是线上分类问需。依托新疆党员(远程)教育管理平台,针对农村党员、城市社区党员、机关企事业党员和新兴领域党员不同学习需求,每月提前申报政治理论、党的建设、政策法规等培训计划,共分类统计政策解读、法律法规、产业技能、基层治理等高频需求清单。二是线下座谈问难。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党员代表等召开座谈会,梳理解决工学矛盾突出、课程吸引力不足等共性问题,并整合“机关干部+专家人才+党校教师+榜样人物”等师资队伍,建立新疆“四史”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林果业实用技术、乡村旅游发展等本土课程清单,增强党员参与教育培训意识,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三是入户走访问效。结合日常走访,紧盯薄弱领域和重点群体,针对老党员、困难党员等家庭,建立特殊群体学习清单,制定“乡村振兴先锋课堂”“红色故事会”“茶馆说事”等特色学习项目;针对流动党员日常学习教育难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安排专人定期为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并邮寄“学习礼包”,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

创新形式强实效,打造"三个课堂"教育矩阵。严格落实日常学习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要求各党支部抓好集体学习和党员个人自学。为提高党员日常教育质量,库车市委组织部着力丰富教学体系,创新方法载体,打造“三个课堂”,提升培训质效。一是“云端课堂”破解覆盖难题。坚持把远程教育站点作为培训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不断拓展升级站点功能,让远教站点“小平台”迸发出学习“大动能”。同时依托库车党建微平台、库车党建网等新媒体平台开设组织工作、党建工作、远教动态等学习专栏,常态推送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实践课堂”促进学用转化。将库车市伊西哈拉镇库木艾日克村、哈尼喀塔木乡巴扎村、乌恰镇甬库振兴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纳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教学点,在产业园区、田间地头开设“车间课堂”“大棚课堂”等特色课程。充分利用好援疆资源,推动党校培训“走出去”,以分级分类、分期分批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教育培训从方寸课堂到广阔天地。三是“红色课堂”厚植信仰根基。串联林基路烈士纪念馆、红色印迹馆、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龟兹小巷、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等红色景点、历史文化遗址,将红色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教育深度融合,打造“行走的党课”路线,教育内容既包含了“党味”,更有库车市历史文化“韵味”。

健全机制促长效,构建"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根据《规划》重点内容及要求,库车市党员教育中心明确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研究部署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重点工作,完善制度机制,精心谋划,主动配合,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一是加强责任传导机制。将党员教育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督促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完成每月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推行“学时银行”制度,建立党员教育电子档案,常态梳理更新“党员教育培训经历台账”,对党员实行学分制管理,在上级调训、本级组训时,精准识别培训对象。三是推进共建共享机制。 与学校、企业共建教学基地,发挥乡镇党校阵地作用,邀请疆内外专家学者、县(处)级领导干部、库车“白杏”宣讲团等巡回授课,建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教材资源库,共享精品课件、案例事迹等学习资料。

通过实施精准化、特色化教育培训,全市党员参训率显著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员教育培训,坚持“党员点单、组织配餐”,用“小场景”讲透“大道理”,推动教育管理常态长效,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贡献基层智慧。

网络连接:http://www.kcdj.gov.cn/P/C/494141.htm

库车市:聚焦需求 创新形式 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阿克苏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