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疆内新闻
  5. 详情

把牢为基层减负的鲜明导向

日期:2025-03-19
来源:新疆日报
【字体:

基层减负的目的是什么?不久前,自治区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给出了答案:必须把关注群众利益和基层干部的冷暖作为鲜明导向。这一要求精准切中了基层减负的核心要义,那就是以群众利益为标,以基层干部的冷暖为尺。

真正有效的基层减负,有两个重要衡量指标:一是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二是看基层干部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干实事、解难题。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切实关注群众利益,是基层减负的落点。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群众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一些地方为基层减负做表面功夫,比如文件数量大幅减少,会议时长明显缩短,可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却并没有改善,群众的愁事、难事仍然摆在那里,各项惠民政策仍然“悬浮”在那里。这样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减负,不减到群众心坎里的减负,就是形式主义减负。

当然,随着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推进,不少地方确实真抓实干。他们把减负和解决群众问题紧密结合,把从前泡文山会海的时间,用来为无法出门的老人上门办事;把之前搞“假大空”材料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既不打扰又能服务好辖区商户……这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干,才是基层减负的正确打开方式。

重视基层干部冷暖,是基层减负的支点。

基层干部是政策执行的“马前卒”,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然而,有些上级部门在为基层减负过程中,对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视而不见,造成一边高喊减负,一边不断增压。比如有的单位实现数字化办公,却要求既要电子版提交又要纸质版留痕……凡此种种,都是越减负担越重的表现。

反观那些关爱基层干部的地方,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还为干部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干部们干劲十足,主动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基层治理中,他们轻装上阵、大展拳脚。这充分证明,只有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他们才能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基层治理。

基层减负,解放的不仅是手脚,更是思想。必须校准价值坐标,把各族群众的笑脸作为晴雨表,把基层干部的展眉当作指南针。只有以群众利益为目标的减负,才能让基层干部工作更有方向;只有以关怀基层干部冷暖为导向的减负,才能为保障群众利益、推动基层发展汇聚强大的治理效能。

网络连接:https://xjrb.ts.cn/xjrb/20250319/239034.html

把牢为基层减负的鲜明导向-阿克苏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