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海南,温暖如春、景色怡人。
12月1日至10日,受人社部邀请,51位优秀专家来到椰风海韵的海南,凭海临风,沙滩漫步,完成了一次放松身心之旅。他们中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院士专家,也有来自国有企业和非公领域的高端人才;既有承担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领军人才,也有长年扎根一线、助力基层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骨干。
作为一项体现党和国家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的制度性安排,今年是人社部第22次开展专家冬季海南休假活动。休假期间,人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秀章代表部党组,看望了休假专家并与全体专家面对面座谈。
放松身心,深度交流中畅谈爱国情
椰风习习,海浪阵阵;蓝天白云,心在飞扬。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和夫人手牵手,漫步在美丽的万宁石梅湾沙滩上,不时驻足拍照。“非常感谢人社部给我这次机会,让60多岁的我享受了休假。我常年在科研一线研究生态,平时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照顾家。这次能有机会和夫人一起休假,终生难忘!我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打算配上音乐,做成短视频留作纪念。”夫妻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里,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的主任医师吴令英和丈夫一起登高远眺,领略海口的美丽风光。吴令英说,自己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平时手术任务特别繁重。丈夫一直以来对她支持很大,不但扛起了养育孩子的重任,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人社部组织的这次休假活动,不但体现了对我们专家的关爱,也是对各位家属辛苦付出的感谢,让我也有机会对先生多年的付出做些许弥补。”
十天的行程,海南的阳光、大海、沙滩以及乡村振兴的美景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休假专家眼前徐徐展开。休假专家对人社部这项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的举措深表感谢,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言语间洋溢着拳拳爱国情。
爱迪尔科创集团董事长苏聪是一位留学回国创业的青年人才。他说,休假期间与各位专家的交流中,感触最深的是大家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有着家国情怀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每一次交流,都是对我们职责与担当的深刻提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应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
放松身心之余,不同行业的优秀专家一起休假,也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这种跨界交流的平台非常宝贵。休假活动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了新的工作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杨为民坦言,这次休假,他对于人工智能在石化领域的应用场景有了新想法。
牢记使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建言
12月4日,一场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海南自由贸易港:新时代、新使命、新机遇”为主题的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办。海南省省长刘小明表示,中国内地有22个自贸试验区,但自由贸易港只有这一个。与国际其它自由贸易港相比,除了“中国特色”这个本质区别外,海南自由贸易港还有很多不同。比如,涵盖海南全岛3.4万平方公里,是全球面积最大、产业形态最多样、可以完美实现同时间同空间投资创业与休闲度假的自由贸易港。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也成了休假专家热议的话题。结合海南的产业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专家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表示,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新时代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目前,海南正加快构建“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海南不仅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还有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面向未来,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还不够。海南有阳光,有海水,如何更加有效利用太阳能是值得研究的。海南应该有一个走向世界的科学中心。
2018年5月,海南提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6年来,已引进各类人才80多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胡晓棉建议,建设自由贸易港,在人才引进方面,海南要做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按需引进目标人才。在人才留住方面,要向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进行政策细化。每年有80多个院士在三亚过冬,有的一待就是4个月。海南可效仿宁波的院士中心建立三亚院士联盟,更好发挥院士作用。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养老与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林宝建议,海南要打好健康长寿和制度创新两张牌,积极利用好银发人力资源。他说,长寿是海南的金字招牌,对岛外人有天然的吸引力。长寿不仅意味着海南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还意味着社会环境优越。来海南旅居养老的人员中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如一些医疗、教育、科技人才,应通过一定的制度创新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甚至对于一些尚未退休的人才,也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或是延长其职业生涯、帮助其提前规划退休生活等方式吸引他们来海南工作。
走进基层,为海南高质量发展服务
结合休假活动,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是每年专家休假活动的传统。为了提高专家服务的针对性,承接今年休假活动的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结合发展需要,提出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环保、医疗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休假期间,专家们走进基层,进行了3次面对面服务活动。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海南大力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琼海市的菠萝种植,是当地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新品种推广中遇到了菠萝黑心、黑眼和水化现象。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陈东奎当场给出了菠萝越冬防寒、青霉菌防治时机把控、肥料水分和采摘时机选择等应对之策。乐东县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金钱树产业种植群,但种植品种单一以及金钱树感应芯片研发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王锡锋给出了对植物进行基因编辑等建议。
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是中欧合作的“首个碳标准互通互认试点”,急需相关领域专家在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建设、森林碳补偿贸易机制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予指导。五指山市的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岛屿型热带雨林的代表、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和海南岛生态安全屏障。如何实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如何把好的环境转化为生产力?这些问题是当地迫切需要解决的。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温州大学校长赵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海生,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穆兴民当场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休假活动期间,部分医疗行业的专家还针对儿科、妇科以及老年医学科领域的技术难点和医院科室建设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一次面对面交流不可能解决当地所有问题。但通过这种交流,双方建立一个联系机制,便于后续的智力支持和项目合作,才是这次专家服务基层的价值所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海生表示。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离岛之际,一首海南经典民歌表达了休假专家对海南的依依不舍之情。“海南之旅,终生难忘。心身放松,友情满满。跨界交流,思想碰撞。感恩国家,感谢时代。报答人民,行稳致远。”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资深主任魏玮用一首诗表达了休假专家回到工作岗位后再创佳绩的共同心声:
蓄满力,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