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组织工作
  4. 机构编制
  5. 详情

深化机构改革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保障

日期:2024-11-19
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
【字体: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当前,全党全国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精神的学习领会,我就深化机构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深刻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通过机构改革,健全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对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展现出多方面显著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通过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府履职效能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党实施领导还是政府履行职能,都离不开机构载体,我们党执政和实施全面领导、政府履行职责都需要依托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体系。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职能配置是否科学,决定着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的效能和成效。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就必须根据形势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党的机构建设、深化党的机构改革,从机构职能上理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从而强化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和工作高效。要保证政府全面、正确、高效履行职能,加快转变职能,就必须通过深化机构改革,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理顺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责关系,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机构职能体系和组织队伍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从而有效激发各方活力,有力提升国家整体治理效能。

(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破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制机制障碍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进一步健全。但是,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党和国家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不完全适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比如,一些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不够健全有力,一些领域存在机构重叠、职责交叉,一些领域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还不够规范。要解决这些问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在以往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二、不断深化的机构改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动力和体制保障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和国家机构建设和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这一阶段机构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打破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期间,于1982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集中的党政机构改革;第二阶段为1992-2012年,即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这一阶段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期间分别于1993年、1999年进行了两次集中的党的机构改革,分别于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四次集中的政府机构改革;第三阶段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阶段改革的中心任务是适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期间于2013年进行了集中的政府机构改革,于2018年和2023年统筹深化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统筹部署下,我们推进一项又一项创新举措,实现一次又一次制度突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和体制保障。一是健全完善了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优化了党的组织结构,为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优化了各类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的组织结构,为各类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组织保障;四是理顺了党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为党总揽全局、协调四方,为各类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党的领导下各负其责、协同高效履职提供了组织保障;五是精简了党和国家机构规模、提高了各级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为增强党和国家治理效能夯实了组织基础;六是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机构建设和改革道路,为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机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40多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主要是以下几条。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40多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逐步推进的,由党中央统筹谋划、统一部署,由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组织实施。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有力有序地不断深化。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一定能够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继续向前深入推进。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40多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服务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尊重和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谋划和评价改革的标准。正是因为坚持人民至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才能不离初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只要坚持人民至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能最大程度地形成共识,汇聚合力,继续深化。

第三,坚持围绕中心。40多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都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展开的。无论是哪一个阶段,无论是哪一次机构改革,无论是哪一项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有利于推动当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是因为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来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才能锚定目标、聚焦重点,得到各方面重视,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只要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40多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始终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变化、适应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来部署和推进。无论是改革策略还是改革举措,都是顺应时势、与时俱进的。正是因为坚持与时俱进,既不固守过时的理念、不顾及可能的阻力而错失改革时机,又不超前出台脱离实际的改革措施,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才能循序渐进不断优化。只要坚持与时俱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能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化而不断推进。

第五,坚持立足国情。我国具有独特的国情,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的推进、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都必须立足国情,而不能与当代中国实际相脱离、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割裂。40多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确立改革目标,规划改革路径,制定改革措施,组织改革实施。正是因为坚持立足国情,而没有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机构职能体系样板,没有盲目学习其他国家的改革做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才能符合我国实际,才能行之有效,我们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机构建设和改革之路。只要坚持立足国情,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能一直行稳致远,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就能不断完善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和持久保障。

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深化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根据新的使命任务、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使之更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新时代新征程深化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改革目标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往改革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理顺各类机构职责关系,进一步完善机构履职协同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效履职的队伍建设,全面建成健全完善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和组织队伍体系。

(二)在改革目的方面,要服务于一强四高一强是:机构改革必须以加强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四高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服务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和需求,必须服务于实现高效能国家治理,必须服务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在改革原则方面,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机构改革需要坚持六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谋划和实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二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要着力破除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影响我国国家制度显著优势有效发挥的突出问题;四是坚持统筹推进,要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党和人大、政府、政协、群团、事业单位等各个系统,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改革,将机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方面其他领域的改革统筹谋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五是坚持稳中求进,经过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深入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总体上适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需要,继续深化机构改革,要在保持现有机构职能体系总体稳定的基础上,针对明显不合理、不顺畅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六是坚持依法推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定改革内容,部署改革程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四)在改革重点方面,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进一步健全保障加强和完善党对各方面各领域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政关系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二是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的关系,特别是理顺垂直管理部门和属地管理部门的关系;三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四是进一步优化党和国家组织规模和结构,根据履职需要、财政能力等确定和控制机构队伍规模,调整优化不同系统、不同层级机构和队伍结构;五是推进组织机构法定化,制定和修订相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就党和国家机构的设立和调整、规模和结构、职权和责任、考核与监督等作出规定,提升机构职能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正在蓬勃发展。不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健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体制机制保障。出席今天论坛的同志都是机构编制管理和机构改革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于机构改革,既有高深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入开展研究,扎实推进实践,为建成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杨克勤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来源:《中国机构编制》2024年第5期

网络连接:http://cspsr.org.cn/zxdk/xkwmlzs/202406/t20240605_388957.html

深化机构改革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保障-阿克苏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