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疆内新闻
  5. 详情

山东构建“四全”机制立体“组团式”援疆

跨越山水 鲁疆情深

日期:2024-09-1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

本报济南讯 (通讯员 顾巍 徐晨)每天上午九点左右,新疆喀什地区乔勒潘乡卫生院中医科门口总是大排长龙。一年前,地处偏远的乔勒潘乡卫生院,日平均就诊人数仅20人次左右。山东第十一批援疆医生张洪真担任院长以来,致力提升医疗水平,开设中医科,周边患者也慕名而来,目前卫生院月接诊量已超过3000人次。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山东“组团式”援疆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山东紧扣受援地喀什地区需求,集中资源,整合力量,构建起全领域拓展、全要素下沉、全方位帮扶、全链条保障的立体“组团式”援疆机制,干部人才援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显著提升。

为更好满足受援地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山东援疆先后增派柔性人才、大学生和研究生支教团等1000多人,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小组团”“微组团”156个,推动援疆工作全领域拓展。比如,围绕新一轮战略找矿行动,由1名干部和8名专业技术人才组建山东地矿局援疆工作站,长期驻喀开展矿产勘查技术指导服务。

紧密对接基层发展需求,山东援疆围绕不同业务领域、研究课题、专项任务,建立多个纵向的“条状”组团,上下协同确保优质资源全要素下沉。其中,为提升受援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由援疆农业干部和山东省农科院组团支援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面向受援县组建了蔬菜种植、小麦育种、果品改良等8个“小组团”,助力受援地打造了“戈壁鲜花城”“南疆菜篮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按照“单位领导+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架构组建团队,使其全面参与受援单位管理和业务工作,实现了团队嵌入化、业务托管化、帮扶立体化。比如,向疏勒县人民医院选派1名院长、1名副院长,16名援疆医生全部担任科室主任,“带土移植”内地医院8S管理运行经验,系统帮带本地业务骨干,经过连续帮扶,三四级手术台次增长68.5倍,转诊率下降27个百分点。

如何让人才尽展其长是一项重要课题。山东援疆对人员选派、团队组建、作用发挥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对工作目标跟踪问效,全面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定期选树优秀团队、出色项目,并通过增派柔性人才、购买社会服务、匹配科研项目等,优化团队功能结构,持续激发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我们对口帮扶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为学院选派了40名援疆教师,每年安排资金改善科研条件、建设各类平台、推进产教融合、立项援疆课题,先后培养‘天山英才’教学名师3人,获自治区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12个。”山东省援疆教育领队王玉龙表示。

网络链接:https://www.zuzhirenshi.com/newspaper/index?newspaperId=dfcbba3d-334a-4edb-8271-af9cbc324446&newsstageId=2deaba25-33ae-4e52-be1b-b9474bc39c9a&newsNum=1

跨越山水 鲁疆情深-阿克苏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