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
8月24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对我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美丽新疆建设。健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推进煤田火区综合治理,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怎样推动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疆地处干旱区,水是生态建设的关键,如何治水、兴水,关系到全局发展。
“新疆水利因解放思想而实现蜕变,因改革创新而活力十足,因求真务实而卓有成效。”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艾斯卡尔·吾休尔表示,自治区党委对水资源科学统筹的重视前所未有。近年来,新疆在顶层设计上强化全疆水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成立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研究解决涉水重大问题,建立健全自治区水利统一调度机制,推动地州、县市和兵团师市党委成立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不断夯实水资源管理“最后一公里”,水资源对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凸显。“自治区水利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决扛起治水兴水政治责任,在水资源管理上多目标统筹、多措施优化、多点位发力,做好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四篇文章,破解新疆水资源瓶颈约束,全力以赴推动新疆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
在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场轰轰烈烈的阻击战正全力推进。
“全会提出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履职尽责,勇担使命,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振锡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打响以来,新疆坚持系统推进,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科学精准防沙治沙,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布局7个重点治理项目,12个子项目,涉及和田、喀什等7个地州市的46个县(市、区),在沙漠边缘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今年,新疆将加快推进塔里木河干流、和田河流域等5个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争取完成造林绿化12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450万亩,进一步巩固荒漠化、沙化土地“双缩减”、绿洲“双增长”成果,为美丽新疆建设添彩。
生态文明不仅是看得见的绿水青山,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工业领域,新疆持续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全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为新疆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胡杰表示,近年来,新疆以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培育工作,全区累计培育绿色工厂196家、绿色园区1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家,开发绿色产品53种,已初步构建起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新疆工业生产全过程,持续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新疆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感受良好生态带来的美好生活。
“去年,在‘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新疆组织实施多轮次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兵地联合监督帮扶、联合施策、联合预警等联动机制,深入实施135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田丰介绍,今年将继续坚持分区施策,不断完善党委领导、兵地联合、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乌—昌—石”、“奎—独—乌”和伊犁河谷大气环境整治,深入推进153家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污染治理,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为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新疆84处煤田火区中,已治理和正在治理的有43处,占51.2%;开展详细勘查和初步设计的有38处,占45.2%。”自治区矿山安全服务保障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魏军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灭火进程,开展全区煤田火区督促治理,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高效完成年度火区治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