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和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1331”工作法,抓实抓细党员干部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下简称国通语)学习,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国通语的热情,坚定学好、讲好、用好国通语的信心和决心。
健全“一套”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委书记总抓,乡镇(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牵头,村(社区)书记具体负责,多名获二级乙等及以上等次普通话证书的党员干部担任国通语“教师”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组织体系。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帮扶指导专班,以月为周期指导村(社区)国通语学用工作有效开展。通过召开季度党建例会,听取各级党组织抓国通语情况汇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全面推进国通语推广普及。
聚焦“三种”学法,激发学习动力。一是“中心课堂”领学。依托“石榴国通语”测试管理系统,对全县18—45周岁各族群众国通语全覆盖摸排,建立台账。发挥党员教育“云课堂”辐射覆盖优势,搭建线上国通语“中心云课堂”,每周组织未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或普通话测试未达到一级标准的党员干部群众,开展1小时“集中线上学习”。截止目前,开展集中学习30场次2万余人次。二是“示范带动”促学。制定《新和县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使用“你好”行动8条措施》,评选、挂牌国通语推广普及示范商场、示范店铺、示范餐饮企业42家,向熟练掌握国通语的基层一线干部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制定发放“你好”微笑勋章6428枚,对公共场所国通语推广使用情况不合格的及时摘牌,持续推进国通语由常态学到日常用有机结合。三是“文化活动”帮学。积极打造“农牧民夜校、国通语学习小广场、国通语文化墙”等学习场所,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在楼栋前、网格内、人员流动量大的场所开展流动式“一站到底”国通语比赛、情景对话小课堂、“小手拉大手”、“我是朗读高手”红歌比赛、读书会等活动,有效提高群众学讲用国通语的积极性。
用好“三个”平台,增强学习效果。一是用好“移动终端”平台。依托“石榴普通话提升学习APP系统”和“钉钉学国语”普通话测试题库,采取“线上APP打卡学、线下课堂沉浸学、日常生活情景模拟学”等模式,开展灵活学习,实现即点即学、即学即讲。二是用好“国通语课堂”平台。依托“新和党建”公众号,每天录播一期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国通语课堂”微视频,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国通语水平。目前,“新和党建”微信视频号已发布国通语课程329节,累计观看10万余人次。三是用好“学普达人”平台。依托“新和零距离”公众号,拍摄“学普达人”2期,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在全县范围内树立先进榜样,引导群众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树立“一个”导向,转化学习成果。始终坚持全民学习国通语的鲜明导向,把国通语学习作为实现就业增收的必要前提,坚持多措并举,将国通语教学融入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各个方面,发挥家庭小单元学习国通语的积极作用,探索“整户”退出机制。把国通语学习与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相结合,依托各乡镇就业服务大厅,发布就业岗位信息343条,举办招聘会42场次,推动1638名群众稳岗就业,外出就业人数达22487人次,实现了“国通语+职业技能”培训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助力群众靠技能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