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聚焦产业链党建联盟建设,实行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倾斜,消除产业链党员“空白点”,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引导产业员工向党组织靠拢。坚持思想上早启发、政治上早引导、理论上早灌输,从新入职员工抓起,通过班组会议、专题讲座、现身说法等方式,面向所有新员工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深化产业员工对党的认识。针对产业链党员“空白点”,实施“星星之火”全覆盖工程,创新“互联网+思想教育”模式,推广“温宿党建网”“温宿党建公众号”等平台进班组、进宿舍、进手机终端,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及工作动态,让员工接受思想熏陶。建立企业员工思想波动时必谈、家庭发生变故时必谈、受到奖惩时必谈、有不良反映时必谈“四必谈”制度,采取组建专属服务队、落实专人服务、开展专项帮扶等方式,增进广大员工对党的感情。今年以来,244名产业链员工递交入党申请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75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3%。
严把发展党员政治标准。制定《非公企业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方案》,围绕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工作表现、遵纪守法、群众观念5个方面,细化12个项目进行量化积分,建立“个人申报、支部审核、党(工)委认定、组织部门备案”四级积分体系,实现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全程纪实管理。积分达到60分及以上的,优先列为发展对象,年度积分低于60分的,由支部指定老党员作为帮教责任人,督促帮教整改,下年度积分仍未达到60分的,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针对发展对象,推行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审机制,重点审查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及遵守社会公德等情况,非公企业党工委对发展对象作出综合评判,35名发展对象加入党组织,11个产业链党员“空白点”实现党员破零。
严管实抓链上党员。根据产业链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强等特点,推行专人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外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不同阶段人员的“一人一册”,详细记录学习培养、实践锻炼、奖惩等方面情况,便于流入地接续培养,确保产业链党员教育培养“离链”不掉链。针对个别产业链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现象,以生产车间、工作科室为基本单位,设立“产业链党员责任区”,责任区党员与产业链党组织签订责任状,围绕带头搞好自身建设、带头帮助困难职工、带头做到守法经营、带头严把质量关、带头做到安全生产5项内容落实党员责任,产业链党组织对党员履职及工作完成情况及时登记备案,作为党员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励产业链党员在助力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