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中心
  4. 疆内新闻
  5. 详情

团结齐奋进 共绘新画卷

——我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日期:2022-09-26
来源:昆仑网
【字体:

“各民族手拉手,走在共产党指引的正确道路上,珍惜美好的日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家住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75岁的艾沙·吾守尔老人坐在葡萄架下,朗诵着自己写的诗《喜迎党的二十大》,小院阳光灿烂,村民围坐聆听。

作为基层宣讲员,这位有着46年党龄的老人在自家小院里开设了微课堂,经常给村民讲述党的历史,讲述身边人携手共进、团结进步的故事,“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我要发挥好老党员的作用,把民族团结做得更好,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如今的天山南北,各族干部群众亲如一家、团结奋进,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新疆大地,人们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这些日子,富蕴县的马丁别克·木拉提汉忙着准备新的宣讲内容。2014年,他在富蕴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组建了“马丁别克宣讲团”。该宣讲团成员包括民族团结模范、爱心人士、致富能手、文化能人等,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最远一家人”。8年来,宣讲团累计宣讲400多场,把党的好政策、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遍富蕴县的山山水水,宣讲覆盖面达10万多人次。

激越的冬不拉、清脆的快板、幽默的小品……“马丁别克宣讲团”集中宣讲、走村入户,用阿肯弹唱、唱爱国主义歌曲、说身边事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思想、解读好政策、赞美新生活、歌颂新时代。“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让各族群众对今后的发展和美好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定步伐往前走。”马丁别克说。

“石榴开花香又香,户儿家各族人民心连心。”在阿勒泰市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的“户儿家”文化大院,村民李红秀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地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感人故事。“户儿家”是对当地早期生活在这里的汉族群众特有的称呼,“户儿家”的祖辈们主要来自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最早只有40多户人家。百余年来,这里的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回、东乡等多个民族群众互帮互助、繁衍生息,形成融合发展、和谐共进的“户儿家”文化,萨亚铁热克村也成为当地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

“我们以‘户儿家’文化大院为宣传教育阵地,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阿勒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萨亚铁热克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刘书秀说。

如今的新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被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走进机关、企业、社区,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深深扎根新疆各族人民心中。

跳国学课间操、开设国学课堂,在校园里开展二胡、腰鼓、古筝、围棋、书法等传统文化教学……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孩子们,浸润在浓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各民族只有融入祖国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发展。”该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说。

这所学校是“小手”拉“大手”的典范。学校旧校区改建为“中华文化大院”,以孩子们为纽带,各族农牧民在此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和农业技术,学器乐、戏剧、书法、茶艺、手工艺品制作等。库尔班还在乌什县、沙雅县的多个乡镇试点运营集产品研发、展示、体验、销售为一体的“润疆文化生活超市”,在那里,各族群众不仅可以买到心仪的商品,还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悠扬的手风琴声从塔城市第六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出来,该校党支部组织委员、音乐教师鲁红正在给孩子们上手风琴课。“多年来,我们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融情教育’主题活动,推动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鲁红说。

在塔城市这座多民族融合的边陲小城里,多民族的音乐、风俗、饮食等交融在一起。鲁红的音乐课堂早就不局限于校园,还搬到了手风琴博物馆,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熏陶下学习音乐,感悟经典,让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融情教育在音乐旋律中流淌。”她说。


网络链接:https://www.xjkunlun.cn/xw/jnxw/154364.htm

团结齐奋进 共绘新画卷-阿克苏党建网